新学期到来,为切实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,严防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,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保障广大师生开学“第一餐”。截至目前,已检查学校食堂119家,食品商店、小作坊、小吃店213家,抽检12个批次,下发整改意见书14份。
一是加大监管力度,严查违法行为。针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全面清查,重点检查“五常法”管理推进、加工场所环境卫生、食品原料采购与贮存、清洗消毒等情况。同时,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品商店(小卖部)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商店(摊点)、小作坊、小饭店监督抽检,严肃查处是否有销售及使用“三无”食品、假冒伪劣、有毒有害、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等行为。
二是借助智慧平台,实现精准监管。借助安装在学校食堂粗加工区、烹调区、专间、清洗消毒间等场所的视频设备对全区学校食堂进行远程日常监管,广大师生也可通过餐厅LED显示屏等终端设备实时观看餐饮后厨重点环节,实现全社会共同监督。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、现场指导等方式,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使用“食安通”APP将人员健康管理、食品安全自查、食品留样登记等信息实时录入云端数据库,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效能提高。
三是探索长效机制,排查食品安全隐患。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区40家大型学校食堂等高风险食品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,发现违法行为的现场立即查处。评估检查结束后,专家进行评估分析,形成三类评估报告,即“每家单位形成个体评估报告,每个行业形成行业评估报告,全区形成整体分析报告”,通过评估发现的问题,提出整改处置方案,对普遍性、行业性问题,及时开展面上专项整治,确保降低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,实现对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的预防性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