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市区瓶装液化气行业规范发展会议要求,盐城市市场监管局保持高压监管态势,不断创新监管手段,巩固黑气瓶整治成果:
一是强化日常监管。部署各地完成了充装单位年度监督检查,131家合格或整改后合格,14家停止充装,立案查处2起未按安全技术规范开展充装前后检查的违法行为。目前,我局正在开展充装单位专项监督抽查,拟抽查单位15家。
二是强化线上监管。不断优化完善“盐城市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”,全市充装单位均运用系统充装,实现了对气瓶建档、充装、检验、报废等环节全流程监管。我局定期向各地通报燃气气瓶充装单位充装制度落实情况,指导各地加大执法力度,规范充装行为。去年全市共查处液化石油气瓶违法充装案件17起,累计罚没43.6万元。
三是推进“阳光充装”。在一瓶一码、一瓶一档和扫码充装全流程“数字化”的基础上,为补齐充装源头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充装管理短板和监管盲区,我局建成线上实时远程监控网络,大力推行液化石油气钢瓶“阳光充装”,严厉打击充装过期瓶、报废瓶和“作弊充装”等违法行为,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监管和社会监督作用。全市现有液化气充装许可单位 79家,实际从事充装活动的75家,已全部完成“阳光充装”视频信号接入,共接入监控摄像机218个,球机安装率51%,监控在线率98%。监察人员通过在线直播、全程回放等功能,即可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分区管理、赋码建档、充装前、后检查、扫码充装等环节进行全过程、无盲区、动态监管,现场监察频次降低70%,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、成本最优化、全程可溯化。今年我局将配合省市场监管局完成系统AI智能识别功能升级推广,利用“阳光充装"AI智能识别功能开展重点监管,加大执法力度,通报典型违法案例,规范充装行为。
下一步,我局将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,依照职责,重点重抓,促进瓶装液化气行业规范发展。